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7篇
  免费   1051篇
  国内免费   308篇
化学   709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700篇
综合类   172篇
数学   804篇
物理学   480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摘要: 车辆保险盒作为汽车电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元器件,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性能,传统的车辆保险盒检测主要依靠人工检测,检测费时费力,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的车辆保险盒在线检测方法,分析了产品图像校正到标准模板图像的位置误差,采用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算法和平面单应性理论将待检产品图像变换到标准模板位置,利用颜色直方图匹配和模板匹配完成保险盒上元件的检测。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检测效率高,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在线检测的要求,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2.
为了有效的组织、查询和浏览海量的图像类装备保障数据,分析了现有图模型图像语义标注方法的弊端,选取了装备IETM内的图像类装备保障数据信息作为图像语义标注的样本数据,并结合TF*IDF权值理论,改进了图模型语义标注方法的语义标注词选定方法,构建了基于装备IETM的图像类装备保障数据语义标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图像类装备保障数据语义标注模型及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图像数据信息查询的查准率与查全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对图像类装备保障数据语义标注的需求。  相似文献   
83.
基于机器视觉的移动工件抓取和装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艺  夏文杰  郭斌  赵静 《应用声学》2015,23(7):2329-2332
针对工业生产线上某产品上下盖自动装配的问题,运用运动控制理论与机器视觉相结合,搭建了一套模拟工业生产线产品装配系统。首先利用工业相机对进入视场的工件进行单帧图像采集,获取图像数据;然后利用OpenCV对数字图像进行处理,包括中值滤波、阈值分割、孔洞填充、边缘提取来获取数字图像的特征;之后通过质心法结合矩形拟合计算出工件的质心坐标和偏转角度;最后引导六轴机械臂抓取产品的时候能根据图像处理结果进行纠偏和补偿。该系统采用平面棋盘格标定板对工业相机进行了标定,并且在线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工件抓取和装配成功率为100%,满足工业现场的装配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4.
杜劲松  高扬  毕欣  齐伟智  黄林  荣健 《物理学报》2015,64(3):34301-034301
微波热致超声成像技术通过向物体发射微波脉冲, 导致物体吸收电磁波温度迅速升高, 产生瞬时压力波, 从而激发产生超声波信号, 通过传感器对产生的超声波信号进行采集并成像, 最终还原了反映物体吸收电磁波能量特性的图像, 由于此方法兼具了微波成像的高对比性和超声成像的高分辨率特点, 理论上验证了热声成像技术对早期乳腺肿瘤检测的可行性. 本实验兼顾系统成像深度和分辨率, 采用S波段的微波脉冲信号源对物体进行辐射, 利用圆形扫描方式对待测物体进行检测, 同时为了更好的验证成像性能, 本实验同时使用了肿瘤仿体及实际生物组织进行成像实验. 通过实验分析, 验证了该系统对肿瘤仿体和生物组织检测的有效性, 以及系统的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特性, 为早期乳房肿瘤检测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5.
基于Demons算法改进的图像去噪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先春  汪美玲  周林锋  吴琴 《物理学报》2015,64(2):24205-024205
在Demons算法的基础上, 将扩散过程看作图像配准, 建立一种新的基于图像配准的Demons 去噪模型. 实验表明, 该模型去噪效果优于经典的Perona-Malik模型, 排除了模型的病态性. 考虑到新模型在图像去噪过程中仅靠梯度信息表示图像的局部特征还不完善, 故将水平集曲率作为控制图像结构的驱动力因素引入到此模型中, 提出了一种新的梯度和曲率双重驱动力的图像去噪模型. 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两种新模型都可有效抑制噪声, 清晰度也有明显的提高, 其中双重驱动力的图像去噪模型去噪效果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86.
周先春  汪美玲  石兰芳  周林锋  吴琴 《物理学报》2015,64(4):44201-044201
在图像处理过程中, 为了在图像去噪时更好地保留图像边缘细节信息, 首先结合扩散系数和曲率的性质建立了一个曲率平滑模型. 考虑到图像受到噪声污染时曲率会发生显著变化, 将图像的水平集曲率作为一个检测因子代入到上述模型中, 提出了一个梯度与曲率相结合的新模型. 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 该模型与Perona-Malik模型相比较保留了更多的图像信息, 有效地增强了图像尖锐的边缘, 同时很好地保持了图像的直线和曲线边缘、角点、斜坡和小尺度特征, 是一个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87.
孙亚秀  卓庆坤  姜庆辉  李千 《物理学报》2015,64(4):44102-044102
传统的线束串扰模型只是在系统内共模激励的基础上建立的, 没有考虑系统间差模激励下线束串扰的情况. 针对差模激励下系统独立回路间线束串扰的物理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理论的差模激励新型线束串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差模激励下线间的耦合机理, 利用传输线传播横向电磁模式得到新型三导体传输线寄生参数电路及数学矩阵模型, 通过镜像法以及诺埃曼公式推导出寄生参数的计算公式, 并在频域内得到新型线束串扰的链参数矩阵方程, 根据新型差模串扰模型始端、终端边界条件最终得到串扰电压的频域解.以差模激励下平行双线回路对其他回路受扰线的串扰为例, 通过仿真受扰线不同布置情况下的串扰电压, 得到了差模激励源的线束间串扰的物理规律, 即受扰线位于差模回路之间时所受的串扰要远大于位于回路外时所受的串扰, 并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及方法可以计算不同频率差模激励引起的干扰. 利用解析的方法解决了线束串扰中差模激励下的导线串扰问题, 为实际中如大量导线的捆扎以及导线干扰的预测等电磁兼容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具有指导意义, 完善了多导体传输线理论在线束串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8.
张蕾  戈燕  张向阳 《物理学报》2015,64(13):134204-134204
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相干控制吸收的对准Λ型四能级原子进行二维局域化方案. 利用密度矩阵微扰理论, 得到了确定原子空间位置信息的筛选函数解析表达式. 在缀饰态表象中, 分析了在相干控制场作用下原子初始状态对原子局域的影响. 数值模拟了控制场参量对原子局域化结果的影响. 研究发现原子局域化结果与初始时刻在控制场作用下原子在下能态的布局、下能级间产生的极化密切相关; 不管探测场与耦合场是否满足电磁感应透明配置条件, 通过改变控制场中的行波场的振幅和探测场的失谐量, 均可实现高精度原子局域化, 在亚波长范围内测量到原子的概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89.
基于核各向异性扩散的红外小目标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减少红外图像中背景边缘对检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具有鲁棒性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核各向异性扩散模型进行背景预测,再与原图像差分实现弱小目标检测。为了提高算法的自适应能力,提出了一种鲁棒性扩散系数,能够根据图像背景的起伏程度自适应调整扩散系数曲线的陡峭程度。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在不同类型的复杂背景下有效抑制背景及其边缘,保留目标大小,降低虚警率,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0.
A novel X‐ray Bragg optics is proposed for variable‐magnification of an X‐ray beam. This X‐ray Bragg optics is composed of two magnifiers in a crossed arrangement, and the magnification factor, M, is controlled through the azimuth angle of each magnifier.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the X‐ray optics such as the magnification factor, image transformation matrix and intrinsic acceptance angle are described based on the dynamical theory of X‐ray diffractio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variable‐magnification X‐ray Bragg optics was verified at the vertical‐wiggler beamline BL‐14B of the Photon Factory. For X‐ray Bragg magnifiers, Si(220) crystals with an asymmetric angle of 14° were used. The magnification factor was calculated to be tunable between 0.1 and 10.0 at a wavelength of 0.112 nm. At various magnification factors (M≥ 1.0), X‐ray images of a nylon mesh were observed with an air‐cooled X‐ray CCD camera. Image deformation caused by the optics could be corrected by using a 2 × 2 transformation matrix and bilinear interpolation method. Not only absorption‐contrast but also edge‐contrast due to Fresnel diffrac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magnified im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